12月26日,滬蘇湖高鐵開通運營,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.5萬公里,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超7700公里。滬蘇湖高鐵恰似一條活力紐帶,將上海、江蘇蘇州與浙江湖州三地緊密纏繞,打通區域協同的“任督二脈”,為長三角邁向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征程注入了磅礴動力,讓長三角地區的協同發展真正步入了“快車道”。
滬蘇湖高鐵通車后,最顯著的成效便是讓長三角的“同城化”愿景照進現實。這條全長約164公里的高鐵干線,在區域交通網絡布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于湖州節點與合杭、寧杭高鐵精準銜接,搭建起一個“十”字架構的核心樞紐,使得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等長三角核心城市之間的交流互動如同被按下了“加速鍵”,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得以高效暢達。它就像一嘲及時雨”,極大緩解了滬寧、滬杭高鐵長期以來的客運重壓,讓旅客的出行體驗實現質的飛躍,無論是商務通勤還是休閑出游,都更加從容便捷。同時,滬蘇湖高鐵巧妙融入上海鐵路樞紐體系,正線接入上海虹橋站,聯絡線引入上海南站,新建上海松江站,進一步優化了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交通格局,宛如為其繁忙的交通心臟安裝上了智能“調節閥”,保障運轉更為高效順暢。
沿線城鎮也因滬蘇湖高鐵的到來,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眾多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古鎮被逐一串聯,商務出行的精英、追尋詩意的游客以及逐夢他鄉的務工人員,如潮水般在沿線涌動。對于商務精英而言,借助高鐵的高效便捷,跨城商務洽談、項目合作不再受時空羈絆,一日之內穿梭多地成為常態,商機在飛馳的列車車廂內頻繁碰撞;游客們得以輕松漫步于古韻悠悠的水鄉古鎮與繁華現代的都市街頭,盡情領略江南地區獨特的古韻今風,文旅產業順勢蓬勃發展,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引擎;務工人員往返家鄉與工作地的路途大幅縮短,不再飽受長途奔波之苦,為區域人才的穩定流動和優化配置筑牢根基。
交通興則百業興。滬蘇湖高鐵帶動的客流、商流、物流,如同新鮮血液在長三角區域奔涌循環。旅客發送量屢創新高,產業聯動愈發緊密,新能源產業圈依托交通拔地而起,海鐵聯運蓬勃發展助力外貿騰飛。它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藍圖上的濃重一筆,未來,隨著更多類似滬蘇湖高鐵這般的交通動脈不斷涌現、織密成網,長三角必將匯聚起更為磅礴的發展力量,向著經濟繁榮、社會和諧、生態優美的更高目標大步邁進,書寫屬于這片土地的傳奇篇章。(張露萍)